让情感在亲子间流动起来

 

何小雪

 

前一阵子,我和一位做儿童产品策划的朋友聊天时,被问及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品质。

其实,他们这个策划创意由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比如孩子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甚至有杀父弑母等恶性事件而引发的思考,于是团队想要他来开发一款产品,或者能教会孩子学会感恩,或者能缓解紧张的亲子关系,在此过程中,他想听听心理咨询从业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谈这个问题,包括该如何定义感恩。

作为咨询师,对于这样的问题,其实很难回答。首先感恩这个概念本来就是社会文化给予的定义,带有评判判断的色彩,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要求之一便是不带评判地理解来访者(来做心理咨询的人),这种理解甚至可以说是抛弃了大部分社会价值判断和咨询师个人的价值判断,这些都可以在咨询中讨论,但是不存在评判。所以怎么定义感恩,心理咨询师其实有点无从下口的感觉。

与其讨论什么是感恩,不如先说说什么是爱吧。先拿家里的小朋友来讲个故事:3岁的女儿有一天跑到我身边抱着我说“妈妈我爱你。”我亲着她的小脸,回应“我也爱你。”然而,我很惊讶孩子是怎么学会说这句话的。我问了一圈家里的人,都说没有教过。想了想,我倒是会在抱着孩子亲昵的时候偶尔说一说,有时候孩子会抬眼看着我的眼睛,我也会回看孩子的眼睛,再说一遍“我爱你”。当时,我想着也许等孩子长大了,有一天她会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不过反过来想,她真的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么?不一定!她更多的是在模仿和学习,模仿妈妈使用这句话的语境,通过这句话观察妈妈听到这句话的反应来建构她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

她也许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什么是爱,但是提到被爱的时候,她第一想到的可能就是妈妈、爸爸、长辈们这些人平时会对她表达爱、关注她的人。这种关注是生物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早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出现过大量的孤婴在修道院和救济站无故死亡的案例,经过调查和排除物质缺乏和人为原因,发现因为婴儿数量太多,修女和护士们没有精力一下子照顾到那么多的婴儿,很多婴儿出现严重的发育迟缓甚至停滞,更幼小的婴儿会直接出现死亡。调查中,人们同时发现了一间修道院,因为里面的修女会每天都轮流抽时间抱一抱和看一看婴儿,这间修道院里的孩子极少出现死亡案例。从而得出结论:对孩子的关注会直接影响到一个生命的存在。

为了获得来自家长的关注,孩子会通过各种方式去尝试去获得,比如对大人撒娇、故意闯祸、哭闹,或者表现出很乖巧、有礼貌等,家长的反应是左右孩子这些行为如何发展的标识。这样的互动过程,也建立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连接,也就是日后形成更复杂的情感连接。什么样的情感连接就会发展出来什么样的亲子关系;但是孩子不会用家长连接他们的方式和家长连接,他们会用他们感受到的来应对家长的连接方式,比如:管教严的家长,孩子或者听话或者叛逆,平日里很少交流的家长,孩子或者乖巧懂事或者冷漠淡薄,他们还会通过学习家长是如何和他们的父母(也就是祖父母)的连接来学习如何和家长进行连接,包括学习父母如何和他们身边的人进行沟通连接等。

所以与其说什么是感恩,不如想想平日里的家长,成年人是如何对不同的人表达感恩之情的,因为孩子会模仿家长。一次我从奶奶家接小朋友回来,我随口说了声“谢谢老妈”,孩子问我为什么要谢谢奶奶。我说,因为奶奶帮妈妈照顾你了,这样妈妈才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奶奶很高兴和你在一起,但是也的确帮了妈妈,所以妈妈要谢谢奶奶。

家人之间平日里就有意识地表达正向的情感,如:感谢、喜爱、欣赏、感激,还有感恩。平日里,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将正向的、积极的情感表达出来;也要有意识地体验到自身负面的情绪,不用压抑,也可以表达出来,比如:可以提高声音,然后告诉孩子,我现在已经很生气了,我说话的声音都变大了,我希望咱们现在可以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最后我发一通火,你也会哭。结果事情还没解决,大家都不开心。咱们现在可以先各自冷静一下,然后5分钟后过来,一起把事情做了,可以吗?

聊到这里,那位产品朋友总结了一句,感恩只是我们成年人赋予的一个定义,对于孩子而言,不一定重要,而是这样的情感流动才是更重要的,而且还是要立体的,交互的。我点头赞同,又补充了一句:其实和孩子们讨论这些事情本身比告诉他们这些定义更有意义。重要的是家长和社会成员间的言传身教。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和孩子在情感互动中,在生活的细节中,让“感恩”二字变得温暖、真实、可触摸。

(作者系北师大雪绒花心理咨询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

来源于人民政协报 2020年12月2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