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 走出焦虑
边玉芳
“不提作业母慈子孝,一提作业鸡飞狗跳。”这是近两年家长们在微信朋友圈中常见的“调侃式自嘲”,其实也反映了作为父母内心焦虑的状态。
为什么会有教育焦虑?焦虑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存在过高的期望,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盲目攀比,当现实和理想不符时,焦虑就发生了。
另外一方面,这些家长很担心孩子的未来,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没有科学的方法,所以常常为孩子的各种事情而担惊受怕。比如,很多父母为了让自己“有面子”,不断地给孩子的学习加压,盲目为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还有,当孩子不学习、不听话时,家长常常压不住火;很多家长加入了各种教育群,希望找到育儿的“一招鲜”,找到提高孩子成绩的“金科玉律”;还有的家长总害怕孩子未来没有出路,总以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好了。总以为孩子学习时间越多,学习成绩越好。特别是妈妈,孩子只要坐在书桌前,她心里就踏实,反之就不行;还有的家长评价好孩子的标准依然是学习成绩好和乖巧听话。所以,在许多父母的心目中,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决定了孩子的人生,同时也决定了父母的人生……这些都是中国家长焦虑的表现。
还有,许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对孩子什么阶段培养什么能力,学什么不学什么缺乏科学认识,他们也不知道孩子的成长需求,所以也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总之,这些家长对教育没有科学理性的认识,有时候甚至是缺乏常识,导致焦虑的蔓延。疫情防控期间发生了大量的亲子关系冲突,还导致了大量的悲剧,也和这种因焦虑导致的不良亲子关系有关。
2018年,我和我的团队发布了一项《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报告显示,有15.4%的四年级家长和9.9%的八年级家长“从不”认真听孩子把话说完,有17.4%的四年级家长和14.4%的八年级家长“从不”允许孩子表达与家长不同的观点。
如果家长真的理解自己的孩子,懂得教育规律、亲子关系和谐的话,这种焦虑也就迎刃而解了。那么,如何读懂孩子?
要读懂孩子,首先要了解一下孩子的成长规律。比如,0到6岁的孩子需要学习什么?0到6岁,是一个孩子最可塑的时期,这个阶段,家长重视早期教育没有错。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没有错。但问题的关键是,家长要让0到6岁的孩子学什么?我认为,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比如,感知觉的能力、动作能力、语言能力、基本的认知能力比学知识更重要。
有时候我们会反思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爸爸妈妈没有学家庭教育,却能将我们教育得好?”主要因为恐怕就在于,当我们在0到6岁时,恰恰是在自由地玩耍,相当多的运动中成长的,各种基本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才是真的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早期教育。而大量的研究也证明0到6岁的孩子需要自由地玩耍,其中每天要保证2个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
我再举一个青春期成长的例子。提及青春期,一个关键词就是叛逆,这其实是对青春期的偏见与误读。但当我们科学地理解了青春期后,就理解了恰当的叛逆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什么都不用管。”这句最能体现中国式育儿焦虑的话,却是最不能get到孩子内心需求的。所以,我们要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读懂孩子,要反思自己的育儿观。在育儿观上,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有很大不同。中国很多父母亲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成绩单”,孩子做得好不好,关乎自己的面子。正因为家长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会对孩子有更多的控制。
我的建议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正常人,比单纯成为学习上的超强者更重要。因为每个生命个体都是在一路跌跌撞撞中成长的。假如我们读懂孩子,不会让孩子的成长变成学习、吃饭、睡觉的循环,而是将孩子当做成长中的独立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允许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创造,相信他们会有无限的潜能,让他们的成长历程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该文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言编辑整理。)
文章来源于《人民政协报》2020-12-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