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关切孩子十年二十年之后
刘长铭
今天,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来发展,于是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当孩子的兴趣与家长的期望不一致时,多数家长会想方设法地让孩子服从大人的意志,有时甚至会采取强迫的手段,由此造成家长与孩子关系紧张、情感对立的事例屡见不鲜。
提及成绩和兴趣,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学校才是头等大事,甚至是终身大事,等考完学再去发展兴趣,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不迟。其实这是误区。兴趣的产生是大脑发育的结果。很多情况表明,过了这个发展阶段,兴趣就会减弱或消失。
如果孩子的兴趣与升学考试的课程不一致怎么办?这是很多家长感到困惑的问题。我个人的建议是,只要孩子的兴趣是正常的健康的,就应当鼓励孩子自主发展。道理很简单,考学是人生一个阶段要做的事情,而兴趣则是陪伴人整个一生的。没有兴趣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人生。当学历证书成为许多人的共性以后,兴趣和特长就成为一个人社会存在的价值了。如果孩子有了独特的社会价值,也就不存在如何和别人竞争的问题了。
今天我们的教育要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其实我要说,人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创造是人的本能。如果你不承认这一点,你就无法理解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逻辑起点和进程。
不少家长和教师常常以为,没有知识就谈不上创造。其实这个逻辑应当反过来,不是有了知识才能创造,而是因为创造才能产生知识。学习中的探究活动就属于创造。通过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我们过去做过一项教改实验,提出了若干理论前提假设,其中第一条就是:创造是人的精神需求。这个观点的另一种表述是:创造使人感到幸福。好奇心、创造欲望及一定的创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创造力需要保护和激发。任何人在其痴迷的领域中都可能是天才。我们应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兴趣领域,制定多样化的、符合其个性特征的教育计划。忽视个性差异、强迫学生按照统一的既定方式和途径发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生活中扼杀孩子创造力的事情太多了。孩子创新的想法在我们很多家庭中都难以得到理解和支持。如果我们认为孩子天生具有创造能力,而孩子经过我们的教育后失去了创造能力,那肯定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孩子从来就不是“一张白纸”,他们还具有许多与生俱来的能力。比如,共情是人类的本能,孩子很小时候就能读懂大人的喜怒哀乐,能够理解别人;如果孩子过于自我,过于任性,那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规则意识也是孩子的本能,孩子做游戏时都会自动遵守游戏规则,甚至会创造规则或公约大家共同遵守,不遵守规则的孩子没有人愿意和他(她)玩,他(她)就无法融入群体,融入社会。如果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没有了规则认识,那一定是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出了问题;还有,责任感也是孩子的本能,孩子天生就会呵护小动物,同情弱小,如果孩子长大了缺少责任感,缺少人性,缺少同情心,那需要反思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要从家长身上查找原因;喜爱运动也是孩子的本能,这是人的身体和大脑发育的需求,如果孩子没有了运动的习惯,不喜欢运动,成为“小胖墩”“小土豆”,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说明我们的教育还有缺憾。
有许多学校校长和教师都感到,今天学校教育有很多工作,都是在弥补家庭教育造成的缺失,或是在纠正家庭教育造成的偏差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不是学习知识的问题,主要是在人格、不良习惯和社会性缺陷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我说,孩子身上的许多问题都出在我们成人身上。
如果说,孩子天生就具有这么多的能力,是不是就不需要教育了?恰恰相反!尤其是家庭,对下一代的教育有永远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常和家长讨论一个问题:孩子进同一所学校上学,在同一个班里学习,教课的是同样的老师,学习的是同样的课程,参加的是同样的活动,也就是说,在学校的学习经历几乎相同,但为什么10年、20年、30年后的发展有那么大的差异?这恐怕只能从孩子的家庭来查找原因。
许多家长送孩子来学校时都习惯说,“孩子交给你们了。”抱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家庭教育常常会出现问题。
作为教育者,教师尤其是家长,我们有责任精心呵护孩子的天性,发展他们基于遗传带来的各种能力;我们有责任为孩子打开更宽广的视野,让他们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产生更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我们有责任对于孩子身上表现出的创新和开拓精神给予情感上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创造过程中享受到快乐与幸福;我们有责任培养孩子善良的人性和利他的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自然而和谐地融入社会;我们有责任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等。
当然,我们更要细心地察觉,及时有效地对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干预和矫正。孩子尽管从遗传中得到许多宝贵的天性和本能,但是,正如西班牙哲学家萨瓦特尔所讲:“……丰满的人性,向来都不是由简单的生物学基因编程所决定……我们是为成为人类而出生的。生物学上的人类定义之后,还需要加以确认——靠自身努力和与他人相处的关系来赢得第二次诞生,并以此确认第一次生命的意义。我们本该生而为人,但却只有依靠他人人性的感染和我们自己不断取得的进步,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人类的本质有时是靠自然的生发,有时则是靠用心雕琢……成为完整的人,永远都是一门艺术。”
人是会主动追求幸福的动物。当然,人类对幸福内涵的理解要比其他动物丰富而深刻得多。顺应天性或发挥本能的行为会使人感到幸福。而顺应天性和促进人本能的发展就是遵循人的成长规律,这是“好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因势利导、顺应天性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教育者尤其是家长应当细心地去发现“势”,精心地去“导”。
今天家长的焦虑,唯恐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技不如人,唯恐被别人家的孩子超过,认为一旦被别人超过,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其实家长真正应当考虑和担忧的,不应当是孩子会不会输在了起跑线上,因为输赢从来都不会在起跑线上评判,而是要想想,孩子在跑完一万米、两万米以后会不会掉队,在10年后、20年后能不能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一个人不被社会淘汰的关键,不是看当年上的是什么学校,不是看当年在学校考试中得了多少分,因为很多知识考完就很快被遗忘,可能很长时间甚至终生不再提及,许多书本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而是要想想,孩子应当成为怎样的人,孩子有没有终身学习的热情和必要的学习能力。在未来一个许许多多的人都拥有了文凭或证书的社会里,怎样才能让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仍具有存在的价值。
(作者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该文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言编辑整理。)
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2020-12-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