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儿教院家庭教育人才培养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
家庭教育人才培养计划
(2019年11月)
一、项目背景
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才至关重要。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部也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强调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家长学校的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是全国师范教育的排头兵,全国教育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简称“儿教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响应国家号召和社会需求,率先承担起家庭教育师资培训的重任,开办“未来家庭教育家——京师家庭教育人才培养计划”。
二、项目计划
培训目标
目标:培养立德树人,具有国际视野,业务精湛的家庭教育专业人才
“家庭教育人才培养”主要面向中小学校长及老师、幼儿园园长及老师、各省市妇联系统、社会组织、培训机构等从业者、负责人,提供体系化的家庭教育培训,面向社会普及立德树人家庭教育的理念,提升家庭教育实务能力,切实可行的指导家庭教育工作。
培训形式
1、系统化的培养内容
家庭教育涉及面广,需要多学科协同,培训内容包括了:家庭教育学、家庭社会学、发展心理学、婚姻与家庭咨询、教育心理学、脑与认知发展、教育教学、互联网+等多中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已经开发了30多门课程。
2、多样化的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采用多种培养方式:
1)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解决培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2)短程班与长程班结合的方式,解决不同需求层次的从业者需求;
3)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解决家庭教育落地性的问题。
研发内容
家庭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制度、课程和师资。
1、建立制度
与教育学部、教培处沟通培训管理办法,培训计划,工作流程,培训评估和证书发放等制度建设,并进行培训管理培训。
2、研发课程
课程是灵魂,课程包括专家研讨会、课程设计、课件的制作、讲义编写、课程的审核评估;通过培训标准的研制、构建新时代家庭教育培训体系,为社会各界提供家庭教育的服务,提供最前沿的权威政策解读,培养一批批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专业型人才,创新引领中国家庭教育发展。
3、组织队伍
培训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培训体系中的执行者,担任权威、专业、科学演绎课程的角色。师资团队的建设尤为重要,组织一批在家庭教育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优秀的实践者,搭建国内领先的家庭教育专家团队。
项目特色
专业性:名师授课,体系完善。
北师大家庭教育与心理学领域专家,联合国内外家庭教育、心理学、医学、互联网领域专家倾力打造,具备严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前沿性:与时俱进,紧跟时代。
紧跟国际国内的行业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家庭教育行业的前沿理论,科研成功,干预方案。
应用性:名校实践,学以致用。
项目培训不仅重理论,也注重操作性、应用性,着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教育学、心理学的技能培训,解决方案设计思路,并提供实习机会。
长期性:系统学习,成长升级。
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循序渐进完成系统培训内容,不仅仅在学员学习期间提供专业支持,学习结束后,还可以通过复训、参与项目组织的会议、游学、参访等活动,保持与专家、北师大教育学部的密切联系。
团队性:志同道合,共创辉煌。
通过活动增加本期和往期学员团队凝聚力,学员既能再此学习知识、技能,更能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专业资源,创造合作共赢的平台。
三、项目方案
培训体系
分为初级、中级、高级、长程课程班
线上课堂
初级班2天 家庭教育指导者(初级)
初级班2天 家庭教育指导者(家校共育)
中级班5天 家庭教育指导者(中级)
高级班7天 家庭教育指导者(高级)
家庭教育研究生课程班
家庭教育专硕班
培训班型 |
面对对象 |
课程时间 |
线上课堂 |
家庭教育从业者、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关心家庭教育的家长 |
10节专家课 |
初级家庭教育指导者 |
家庭教育从业者、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关心家庭教育的家长 |
2天培训 |
初级家庭教育指导者 (教师班) |
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班主任 |
2天培训 |
中级家庭教育指导者 |
家庭教育从业者、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关心家庭教育的家长 |
5天培训 |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者 |
家庭教育从业者、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关心家庭教育的家长 |
7天培训 |
家庭教育研究生课程班 |
家庭教育从业者、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关心家庭教育的家长 |
1年 |
家庭教育专硕班 |
家庭教育从业者、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关心家庭教育的家长 |
2年 |
开发了丰富的课程体系,包括职业素养、理论基础、技能训练、能力建设、应用技术和自我成长六大板块,课程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需求,组合成不同的班型。
|
课程列表 |
适用群体备注 |
线上课程 |
儿教院新家长学院125节家长课 |
家长 |
职业素养 |
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 |
可做线上课 |
家庭教育政策解读 |
||
理论基础 |
家庭教育学 |
|
家庭社会学 |
|
|
发展心理学 |
|
|
脑神经与智力发展 |
|
|
家风家训 |
|
|
心理咨询理论 |
|
|
婚姻与家庭关系 |
|
|
教育心理学 |
中小学教师 |
|
技能训练 |
亲子沟通(小学版) |
|
亲子沟通(中学版) |
|
|
习惯养成 |
|
|
情商培养 |
|
|
生涯规划 |
|
|
青春期专题 |
|
|
专注力培养 |
|
|
家校合作 |
中小学教师 |
|
能力建设 |
萨提亚家庭治疗 |
|
短期焦点解决技术 |
|
|
儿童技能教养法 |
|
|
行为契约教养法 |
|
|
应用技术 |
课堂设计能力 |
|
案例分析能力 |
|
|
干预方案设计能力 |
|
|
自我成长 |
父母的自我成长 |
家长 |
认识自己的原生家庭 |
|
|
家庭教育指导师生涯发展 |
|
课程大纲详见附录1。
培训师资(见附录2)
北师大儿教院秉持“崇善立德,育童和家”的核心价值观,放眼国际,开放融合,汇聚大批全国名师专家,包含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脑科学等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理论方面的专家教授,担纲培训师资。保证了师资培训的专业性科学性。师资介绍详见附录2。
四、实施方案
线上课堂
课程安排
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
家庭教育政策解读
125节家长学校课程
证书
只颁发学习证书,电子版,通过音频课系统颁发。
开班方式、人数及费用
线上付费购买,不限人数,费用参考网络定价,定价498元,活动价298元(待定)
招生对象
关心家庭教育的家长
家庭教育从业者
幼儿园中小学教师
招生人数
不限人数
合作方式
线上转发邀请学员购买,自动给提成。
初级班2天 家庭教育指导者(初级)
课程安排
时间
培训内容
事项
第一天上午
1、家庭教育学
开学仪式、合影
第一天下午
2、家庭社会学
第二天上午
3、亲子沟通
第二天下午
4、习惯养成
结业式:考试、发证书
证书
1)完成学习,并通过考试者,颁发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盖章的结业证书,成为初级家庭教育指导者。
2)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证书(待定)
3)成人教育协会证书(待定)
招生对象
关心家庭教育的家长
家庭教育从业者
幼儿园中小学教师
家庭教育方向学生
开班方式、人数及费用
滚动开班,满20人即可开班,需要租借场地,则30人开班。
最多人数50人,满50人,自动顺延下一期。
收费:定价3980,优惠价3480。(待协商)
合作方式
接受企业、机构、个人等团购报名,团购价3180。
初级班2天 家庭教育指导者(家校共育)
课程安排
时间
培训内容
事项
第一天上午
1、家庭教育学
开学仪式、合影
第一天下午
2、家庭社会学
第二天上午
3、家校沟通艺术
第二天下午
4、家校共育的实践
结业式:考试、发证书
证书
1)完成学习,并通过考试者,颁发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盖章的结业证书,成为初级家庭教育指导者。
2)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证书(待定)
3)成人教育协会证书(待定)
招生对象
幼儿园院长和教师
中小学校长和教师
开班方式、人数及费用
教育局、教委委托培养,对教师进行师资培训,50人左右开班。
合作方式
委托培养
中级班5天 家庭教育指导者(中级)
课程安排
时间
培训内容
事项
第一天上午
1、发展心理学
开学仪式、合影
第一天下午
2、家风家训
第二天上午
3、心理咨询与家庭教育
第二天下午
4、脑神经科学与智力发展
第三天上午
5、情商培养
第三天下午
6、发展专题(关键期、青春期等专题)
第四天上午
7、专注力培养
第四天下午
8、生涯规划
第五天上午
9、认识自己的原生家庭
第五天下午
10、家庭教育指导者生涯规划
结业式:考试、发证书
证书
1)完成学习,并通过考试者,颁发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盖章的结业证书,成为中级家庭教育指导者。
2)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证书(待定)
3)成人教育协会证书(待定)
招生对象
关心家庭教育的家长
家庭教育从业者
幼儿园中小学教师
家庭教育方向学生
开班方式、人数及费用
滚动开班,满20人即可开班,需要租借场地,则30人开班。
最多人数50人,满50人,自动顺延下一期。
收费:定价9800,优惠价8980。(待协商)
合作方式
接受企业、机构、个人等团购报名,团购价8180。
高级班7天 家庭教育指导者(高级)
课程安排
时间
培训内容
事项
第一天
1、萨提亚家庭治疗
开学仪式、合影
第二天
2、短期焦点解决技术
第三天
3、儿童技能教养法
第四天
4、行为契约教养法
第五天
5、案例分析训练
第六天
6、课程设计训练
第七天
7、干预方案设计训练
结业式:考试、发证书
证书
1)完成学习,并通过考试者,颁发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盖章的结业证书,成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者。
2)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证书(待定)
招生对象
关心家庭教育的家长
家庭教育从业者
幼儿园中小学教师
家庭教育方向学生
开班方式、人数及费用
滚动开班,满20人即可开班,需要租借场地,则30人开班。
最多人数50人,满50人,自动顺延下一期。
收费:定价12800,优惠价10800。(待协商)
合作方式
接受企业、机构、个人等团购报名,团购价9480。
家庭教育研究生课程班
课程安排
一阶课程
|
|
二阶课程 |
|
证书
1)完成学习,并通过考试者,颁发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盖章的结业证书,成为家庭教育导师,并且,课程可以抵将来专硕的学分。
2)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证书(待定)
3)成人教育协会证书(待定)
招生对象
关心家庭教育的家长
家庭教育从业者
幼儿园中小学教师
家庭教育方向学生
开班方式、人数及费用
满30人开班。
收费:定价48000,优惠价45000。(待协商)
合作方式
接受企业、机构、个人等团购报名,团购价40000。
家庭教育专硕(待定)
教育学部心理健康专业下,家庭教育方向专硕
附录1 课程大纲
课程模块 |
主题 |
课时 |
讲师 |
职业素养 |
一、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 |
2课时 |
|
|
|||
二、家庭教育政策解读 |
2课时 |
|
|
|
|||
理论模块
|
一、家庭教育学基础理论 |
4课时 |
|
|
|||
二、家庭社会学 |
4课时
|
|
|
|
|||
三、家风家训 |
4课时 |
|
|
|
|||
四、发展心理学 |
4课时 |
|
|
|
|||
五、教育心理学 |
4课时 |
|
|
|
|||
六、心理咨询与家庭教育 |
4课时 |
|
|
|
|||
七、脑神经科学与智力发展 |
4课时 |
|
|
|
|||
八、婚姻与家庭关系 |
4课时 |
|
|
|
|||
技能模块
|
一、亲子沟通 |
4课时 |
|
沟通家庭教育学的发展过程
|
|||
二、习惯养成 |
4课时
|
|
|
|
|||
三、情商培养 |
4课时 |
|
|
|
|||
四、生涯规划 |
4课时 |
|
|
|
|||
五、青春期专题 |
4课时 |
|
|
|
|||
六、专注力培养 |
4课时 |
|
|
|
|||
七、家校合作 |
4课时 |
|
|
|
|||
能力建设
|
一、萨提亚家庭治疗 |
8课时 |
|
|
|||
二、短期焦点解决技术 |
8课时
|
|
|
|
|||
三、儿童技能教养法 |
8课时 |
|
|
|
|||
四、行为契约教养法 |
|
|
|
|
|
|
|
实用技术 |
一、课程设计训练 |
8课时 |
|
|
|||
二、案例分析训练 |
8课时 |
|
|
|
|||
三、干预方案训练 |
8课时 |
|
|
|
|||
自我成长 |
一、认识自己的原生家庭 |
4课时 |
|
|
|||
二、父母的自我成长 |
4课时 |
|
|
|
|||
三、家庭教育指导师生涯规划 |
4课时 |
|
|
|
附录2 培训师资
专家 |
简介 |
赵忠心 |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 事长,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 我国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家庭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开拓者。 在国内外150多家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科普文章1400多篇,独立撰写、主编出版30多部著作,总共1000多万字。著有《中国家庭教育》从书、《中国家教之道》、《中外家庭教育荟萃》、《独生子女家长必读》、《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学》等著作20多部,其中学术著作《家庭教育学》被教育部指定为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教材。 |
毕诚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兼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导),湖北师范学院磁湖特聘教授,武汉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中国教育科 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指导教师,国内访问学者指导教师。 |
孙云晓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工作智库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主要教育著作有《夏令营中的较量》、《习惯养成有方法》、《男孩危机》、《好好做父亲》、《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向孩子学习—— 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孩子,你有无限可能》、《九个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及48集音频节目)等作品。 |
晏辉 |
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伦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曾获北京师范大学名师奖,获北京师范大学“十佳名师”称号。 出版专著:《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经济行为的人文向度:经济分析的人类学范式》、《公共生活与公民伦理》、《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企业文化》、《走向生活世界的哲学》。 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育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学术月刊》《学术研究》、《天津社会科学》、《江海学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10余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论点摘要86篇。
|
赵然 |
赵然,MD,Ph.D心理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 企业与社会心理应用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生导师。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和Wayne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主要领域:组织行为学、员工帮助计划(EAP)、健康心理学、心理教练技术、焦点解决短程咨询/教练实践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20部,译著5部。主持或参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生委、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北京社会工作委员会等多项课题,研究论文被SCI或SSCI收录。学术兼职:国际员工帮助计划协会(EAPA)中国分会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员工心理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公职人员健康管理分会副会长、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心理健康中心专家、华东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美国EAPA会员、APS会员、APA会员;2018年当选为中央财经大学教学名师。 |
李浩英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家庭-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创建、情商教育、青少年领导力、习惯养成教育等。 |
邓林园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方面的家庭研究和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家庭治疗实践工作。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理事,曾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奖)和首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网络博览会二等奖;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党员、优秀辅导员、“京师英才”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优秀教师等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北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社会心理基础理论研究重点项目、北师大自主科研基金等课题10余项,发表SSCI、CSSCI期刊论文60余篇,会议论文10余篇,参与编著或翻译专业书籍10余本。 |
吴洪建 |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英国King’s College大学访问学者、英国Manchester University访问学者、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中国)发起人之一、欧洲UKASFP(短程辅导实践协会)会员、英国BRIEF(短程治疗中心)中方国际合作者 SFBTA(焦点解决协会2016中国大陆发言代表)、首届欧洲SF world Conference (焦点解决大会)中国大陆发言代表,发起首届2018中国焦点解决国际论坛 WMECC(世界医学最高认证中心)催眠治疗师及完形治疗师 中国学前教育联合会会员、北京市心理教师上岗培训核心专家、《学前教育》杂志特邀专家。 研究领域为心理与学习、家庭教育、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等。曾为近2000名心理教师、班主任进行焦点解决培训,并对家长开展基于焦点解决的养育策略辅导。 |
单志艳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学术专家。世界中医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婚姻家庭建设协会理事。主要从事家庭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热心公益事业,曾坚持十几年合办“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教师对话公益沙龙”。主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规范》研究,此成果填补了国内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标准研究的空白。获2018年中国关工委颁发的中国家长教育“金推手奖”个人奖。 著有《发展教育学》、《如何进行教育评价》、《学生学习问题与教育方案》、《家庭教育学概论》等,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心理科学》《中国教育学刊》《教师教育研究》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50多篇。 |
李蓓蕾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博士,美国丹佛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在《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师教育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教育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 |
夏翠翠 |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专职教师,发展心理研究院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室专家咨询师,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兼职督导师,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心理指导顾问专家,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注册心理师,中国艾利克森研究院注册会员。主要咨询和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亲子教育,婚姻家庭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等,具有近15年丰富的心理咨询与培训经验。著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3部,家长指导丛书1部(《孩子玩游戏,父母怎么办?》),辅导员工作指导丛书1部。 |
周楠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Greensboro。主要研究兴趣为父母冲突过程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父母卷入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业、生涯和身心健康的影响、青少年和大学生的网络游戏成瘾的行为、生理、脑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独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及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并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多项美国卫生协会(NIH)研究项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近年来作为第一作者和共同作者在发展心理学、网络心理学和婚姻家庭领域的顶级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Journal of Family Theory & Review,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等 SSCI期刊和《心理科学》、《中国特殊教育》等 CSSCI 期刊,并担任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Journal of Family Theory & Review,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s,《心理学报》,《心理发展与教育》等SSCI和CSSCI期刊的论文评审专家。 |
曹洪健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本、硕、博先后毕业于北师大教育学院,北师大心理学院,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系。其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婴幼儿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如社会退缩、焦虑、多动、攻击等)的发生发展过程、影响因素与早期干预,尤其关注家庭内因素(如婚姻暴力、父母虐待、亲子依恋、教养方式、母亲围产期抑郁、孕期物质使用等)在其中的作用。曹博士曾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包括美国心理学研究基金会青年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项目等在内的多项课题。其论文多发表在婚姻家庭与儿童发展研究的一流期刊上,包括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Journal of Family Theory & Review,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等。他还担任着美国家庭关系协会旗舰期刊Journal of Family Theory & Review (SSCI, Q1) 的编委,以及多个国内外重要期刊的审稿人,包括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Journal of Family Theory & Review,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心理学报,教育学报。 |
刘朝莹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科研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婚姻与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资深专家,人社部青年教育指导培训师,全国妇联全国网上家长学校专家,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美国催眠治疗师学会(AAH)认证催眠治疗师,国家沙盘游戏咨询师,国际认证EAP专员 主要方向:亲子沟通、厌学、自主学习力、催眠减压等 有著作:《做守信的家长培养自律的孩子》,音频《180天养成最强大脑》《自主学习力》 在喜马拉雅等、家长帮等频道播出视频,视频《心理学+脑力学专家亲授:从失控到自控》在腾讯视频、爱奇艺、小米盒子、优酷等平台播出。 刘朝莹博士作为心理专家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个教育节目。为阿里巴巴集团、中石油、IBM、国航、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国家电网等上百家企业进行员工培训。 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四中、北京十一学校、西城教科院、石景山教委等上百所学校进行教师培训和家长培训 |
张语轩 |
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生理与生物物理学学士,经济学双学士;2007年毕业于美国 西北大学,获神经生物学博士。2008到2012年先后在美国西北大学,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 等国际著名科研机构从事听觉认知与学习的科研工作,于国际专业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2013年至今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听觉损伤、发 育、康复与学习等脑机制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