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虎妈”遇见“猫爸”
在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中,作为教育主体的父母,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和教育理念——面对孩子的成长,每个人都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孩子。而如果“虎妈”遇到了“猫爸”;一个主张“鸡娃”,一个倡导“静待花开”——父母之间育儿理念不统一该怎么办?面对冲突,亲子如何更好地沟通?
营造充满爱的“家庭气候”
赵莹莹
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硕士刚毕业的倩倩(化名)来说,是她重新审视家庭关系的一年。
倩倩告诉我,因疫情隔离在家的近半年中,她的父母似乎每天只做两件事:一是从早到晚无休止地争吵;二是齐心协力无孔不入地催她结婚。倩倩反问父母:“如果结婚就是像你俩一样彼此折磨,你们为什么还要把我往‘火坑’里推?”
倩倩自嘲自己是个“有家不想回的流浪儿”,她很细腻地向我描述父母争吵的场景,又很冷静地总结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父母爱我吗?我觉得是爱的。在物质不富裕的童年,他们把最好的都给了我;我爱父母吗?当然也爱,每每看到他们似乎又老了一点,我都很心痛。可是,我一点也不爱这个家,这个家,让我牵挂,也让我害怕。”
倩倩的故事似乎并不是个例,我身边不乏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爱父母,却不爱回家。这不禁让我深思,明明相爱的两代人,为何却一直生活在阴霾笼罩、严寒彻骨的家庭气候里?为什么他们的家庭没有阳光普照、风和日丽的温暖氛围呢?
从表面上来看,倩倩的苦恼似乎只是因为父母间的争吵让她厌烦。其实,究其本质,是父母们的脑袋里“少了一根弦”——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情绪与互动方式决定了“家庭气候”。生活里的大事小情难免让夫妻磕磕绊绊,面对冲突与矛盾,如果两人都“一根筋”——陷在事情本身里,一定要面红耳赤地辩出个对错。长久下去,必然会让整个家庭的“气候环境”变得不宜居住和生存。
地球上几乎所有物种的生长,都需要适宜的气候。在自然丛林,小树苗最经不起狂风骤雨;在动物群体,幼崽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最差;在人类社会,未成年孩子对父母营造的“家庭气候”最敏感。
充满爱与安全感的家庭气候对孩子至关重要,这不是一句“心灵鸡汤”,而是切切实实地影响着孩子的大脑发育和身心健康。
著名的脑神经科学家Jone Medina在其著作《brain rules for baby》(译本:《让孩子大脑自由》)中写道:“实际上,自打孩子降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有研究发现,如果父母关系不和,不到6个月的婴儿就能发现情况不妙,他们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压力激素分泌等生理反应,这和成人面对压力时产生的生理反应一模一样。”孩子们可能不理解父母争吵的内容,但他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环境中存在的威胁,这是大脑进化而来的生存本能。
父母之间紧张的关系,会让天生敏感的孩子们处于本能的应激状态之下,为了应对这种不安全感,身体会分泌大量“压力荷尔蒙”,比如皮质醇就会渗透进婴儿或儿童的大脑,长此以往孩子的大脑构造就会发生永久性改变,这将有可能导致孩子长期的行为问题、学习困难和健康问题。
“生物学给了我们一个大脑,生活把它变成了思维。”父母营造的家庭气候影响着孩子的大脑生理发育,也塑造着孩子与世界交往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身体感受到严寒会不自觉地裹紧衣服,心灵经常感受到紧张与不安全的孩子会变得退缩和回避。安全感是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基础,也是未来与他人交往的心理能量来源。
孩子充满安全感的人格底色,不仅只来自于父母育儿的招式,更是一个春风和煦、阳光充沛的家庭气候的自然产物。
如果“60后”“70后”父母还能通过在物质上苛待自己、优待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他们自我牺牲式的爱,那“80后”“90后”的父母,在物质条件并不匮乏的年代,如何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爱?如何让孩子习得爱?又如何让孩子爱回家呢?我想,答案还在于那根“缺失的弦”。新时代父母更需要把上一辈父母没有遗传给我们的“那根弦”重新找回来——要深刻认识到,夫妻的情绪和互动方式决定着“家庭气候”。面对分歧,除了黑白对错的争执,还要能够跳出偏执,提醒自己保持一分不破坏“家庭气候”的克制。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也是结婚成家的必备素养。当然,你我皆非圣贤,我们都会有时陷入疯狂,有时焦躁难耐,即便偶尔让家庭被恶劣气候笼罩,也要在情绪乌云散去之后,在孩子面前与另一半和好。
“爱”在一见倾心之时可能只是一种本能,但在细水长流的琐碎日常里,“爱”一定会渐渐变成一种对家人负责的自我克制与选择。只有让爱在家庭互动中流动起来,我们的孩子才能在天朗气清、温暖舒适的气候中,安心成长。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
求同存异 达成共识 ——三个小技巧应对夫妻育儿观念冲突
翁爽
来自不同原生家庭的两个人一起组成新的家庭,各种因素会影响着夫妻俩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做法。夫妻育儿观点冲突不同在所难免,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父母双方处理冲突的方式不当,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
一位朋友曾向我倾诉她心中压抑许久的苦恼——她的爸爸是一个温柔随和的人,妈妈是一个严厉高要求的人。小时候她犯错之后,妈妈总会严厉指责,每次都使她紧张而害怕。爸爸也总会在她犯错时一并受到妈妈的连带指责。直到长大成人,她父母的相处模式也总是如此,每次都让她觉得特别不自在。工作后的她还渐渐发现,自己只要遇到女领导,就会变得紧张胆怯,甚至说话结巴。
育儿观念不一致时,夫妻双方如何更好地面对并解决?
求同存异,达成育儿共识
在育儿观念不同时,建议夫妻双方花时间共同探讨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希望孩子在成长中拥有什么样的品格?长大后拥有什么样的技能?比如善良自信,比如善于沟通……如此,以达成育儿共识。在这个前提下,当夫妻面临育儿观念的冲突时,彼此能够帮助对方有意识地比对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是否有益孩子发展,是否有助事情发展。比如当孩子犯了严重的错误时,如果父母一方大声训斥“唱黑脸”,一方袒护“唱红脸”,孩子内心就会特别矛盾——同样的行为,父母态度截然不同,那我该听谁的?这种夫妻对台的局面让孩子的是非观混淆,还可能给孩子留下钻空子的理由。所以,在教育问题面前,夫妻一定要求同存异,达成育儿共识,才能有机会去解决问题。
相互尊重,而非指责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因为孩子的问题而相互指责的父母。这样的夫妻对话并不鲜见——
“你看看,总说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放手不管,现在好了,孩子学习跟不上了,这都怪你!”“都怪你平时那么严厉,我叫你不要那样对待孩子,你就是不听,现在他什么话也不跟我们说了,出什么事情我们都不知道!”
妈妈们在聊天中,也经常会这样吐槽丈夫——“我们都说好了不玩iPad不看电视,结果他爸爸最近总带着儿子一起玩手机游戏……”
其实,夫妻育儿观的不同,许多方面是因为夫妻因家庭角色分工不同而带来的“家庭权利纷争”。
正面管教理论中提到:养育孩子,应该让他(她)生活在一个拥有尊重、快乐的家庭中。这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孩子看到的,应是爸爸疼爱妈妈,妈妈欣赏爸爸。在育儿这个话题上,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有自己的想法。而如果遇到问题时,争辩谁对谁错只会适得其反,因为教育本身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与错。因此在出现冲突时,夫妻双方应相互尊重,就事论事,不互相指责。
理智处理冲突
记得有一位学者曾这样描述夫妻冲突中孩子的心理——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敏锐的观察家,却是一个相当糟糕的解读者,孩子很容易将父母吵架归因于自己。这表明,无论夫妻谁对谁错,孩子都是情绪的受害者。
如果夫妻双方有冲突实在避不开,自己又有情绪起伏时该怎么办?建议让自己试试这样的一种方法:情绪诚实。所谓情绪诚实,就是在每次情绪来的时候用心去体会自己心里的感受,并尝试把这种感受说给对方。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我感到(怎么样的情绪)……因为(什么原因)……我希望怎么做。比如夫妻俩因孩子作业辅导问题带来的冲突,妈妈可以这样表达:“我感到很无助,因为辅导孩子作业似乎变成我一个人的事情,我希望你能帮我一起承担起这个责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夫妻彼此去理解另一半,同时减少情绪波动带来的冲突。
人生就像一场修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是自己修养的再一次升级。希望每个人都能睿智面对、处理夫妻育儿观念冲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原生家庭环境,让孩子带着爱与暖,迎着阳光生长。
(作者单位系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
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2021年1月23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