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家庭教育】余清臣:如何理解教育者的爱
自3月5日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院与京师在线平台携手推出“与家长们分享的教育学”系列专题微视频讲座,敬请关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庭、家风和家教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质量事关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成效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的深化和家庭教育原理的建构,此次推出该系列公益性微视频讲座,以期能从思维层面解开家长们面临的家庭教育理念疑惑,紧抓“在行动变化中保持不变”的家庭教育基本原则,积聚智慧家庭教育行动的方法思路。
“与家长们分享的教育学”系列专题微视频讲座共有十六讲,分为教育理念、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三个内容板块,每次讲座10-15分钟,每周2-3讲,可在微信“京师在线平台订阅号”推文中直接观看。
(扫码观看“如何理解教育者的爱”微视频)
今天是该系列讲座的第一讲,主题是“如何理解教育者的爱”,主讲人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余清臣教授。
(以下文字由视频整理而成)
大家好,这里是“与家长们分享的教育学”系列专题,我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的余清臣,今天我和大家说一说“如何理解教育者的爱”。
在教育领域,有一个字长久以来被人们感受、品味、谈论、赞美和感叹,这就是“爱”字。夏丏尊在翻译《爱的教育》一书时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当代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就提出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在漫长的教育历史中,关注“爱”、谈论“爱”的中外教育名家更是不胜枚举,在孔子、苏格拉底、卢梭、裴斯泰洛齐、苏霍姆林斯基、夏丏尊、陈鹤琴、陶行知、霍懋征、斯霞等人的格言或论断中,爱都作为教育者的核心品格来要求。到今天,“爱”继续被教育界各方人士坚持着、珍视着、思考着和实践着,但也时而疑虑着。
今天,很多人都在做着形式不同的教育努力,家长对孩子,教师对学生,社会工作者对青少年和社会大众,他们也可以分别被称为家庭教育者、学校教育者和社会教育者。在各自的教育努力中,人们也常常遇到关于“爱”的问题:“我怎么发现越爱孩子或学生,我的教育就越被动?”“我如此爱我的孩子或学生,怎么还是不能做好教育?”“我到底该怎么在教育中去爱我的孩子或学生?”“并没有我更爱孩子或学生的人为什么能教得更好?”如果回答不好,这样的问题会让各种教育者迷惘、懈怠甚至走向恨的方向。
理解“教育者的爱”首先需要解读“为什么教育者需要爱”。“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被用来描述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不算夸张。“什么是教育”的问题在教育界可谓是一个“终身谜题”,只有不断尝试回答的努力,并没有彻底做出解答的公认。人们对教育的理解非常繁多:教育可以是教书育人;教育可以是灵魂的唤醒;教育可以是忘记后的剩余;教育可以是遵循人自然天性发展的艺术;教育可以是使人性臻于完善的努力;教育也可以是养成趣味;教育可以只是重复和记忆;教育既可以是生活,也可以是促进生长……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面对这样的状况,望而却步并不一定是怯懦,“探身取一瓢饮”也未必是值得效仿的果断。怎么在“教育理解的这片丛林”中走出一条明路呢?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站得再高一些,看得更广一些”。有一个根本点可以相对明确,不管在具体层面有多少纷争,教育还是可以还原为两个方面:努力行动和帮助成长。不管是简单的教书,还是深刻的灵魂唤醒,都是教育行动者的努力行动;不管是人性完善,还是增长见识,都是帮助教育对象的成长。只是,这样的理解还不够,还要为教育补上程度和形势的说明:教育行动者无论多么努力都不多,教育对象无论多么成长都不够;教育行动可不都是顺利的,教育环境未必理想,有生命的教育对象也不全是顺从。对教育来说,教育的努力和效果从不封顶,教育的过程遍布着多方面的坎坷与挑战。从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个体教育者们,就特别需要发自内心的、坚持不懈的、百折不挠的、甘于付出的浓厚情感,这就是教育者的爱。有了爱,教育者才能持久努力、不畏困难、超越自我、追寻理想。
第二个层次的问题是,“教育者需要什么样的爱”。爱是分类的,这是人们都能看到的情况,而且爱的类型越分越细。大家常见的有:母爱、父爱、两性之爱、友爱、兄弟姐妹之爱;仁爱、兼爱、博爱、大爱。从历史上看,教育从早期开始更多以母爱为基础,或者以亲子之爱为基础。母亲孕育孩子、母亲喂养孩子,母亲更经常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把母爱或父母之爱作为教育的基础,这体现了教育中爱的自然基础和人类基础。随着教育在国家层面、群体层面和公共层面的发展,特别是教育进入到普及阶段以来,教育领域就特别推崇仁爱或博爱了,因为面对广大学生的教育者需要具有更加博大的爱的胸怀,需要把爱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和更多的对象。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把教育中的爱和父母之爱等同和类比,然而大家需要意识到教育中的爱总体趋势上还是要更加具有针对性,要定位为“师爱”或“教育爱”。社会对爱的分类主要依据双方的身份关系,例如母爱对应母子,父爱对应父子,友爱对应朋友之间。所以,母爱和友爱都不是针对教育关系的爱,教育中的爱应该是“师爱”或“教育爱”。所以,即便是母亲教育子女时,教育过程中的母亲更要付出“师爱”和“教育爱”,而不全是一般意义上的母爱。“师爱”或“教育爱”是特别符合教师职责和教育要求的爱,也是促使教育者做出更能帮助教育对象成长的行动的爱。“师爱”或“教育爱”有时意味着不过度保护孩子免受很小的伤害,拥有“教育爱”的教育者有时也需要满怀热心地去放下或静待花开。
最后一个层次的问题是,“教育者要怎么去爱”。爱是人类文化中最为普遍和基本的一个主题,对爱的理解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也变得非常丰富和多样。在不同的人那里,爱可以是:吸引、尊重、依存、平等、关心、响应、了解、奉献、投入……爱似乎可以解释成人类所有的美好词语和情感。但是,爱的理解总是需要限定的,因为我们并不难看到这样的事:以爱的名义去占有和索取,如向孩子说出“要求你多做作业都是为你好”;以爱的名义去控制和干预,如向孩子说出“为了你好我不能让你出去玩”;以爱的名义去抱怨,如向孩子说出“我那么爱你,你对我做了什么”;以爱的名义去表示自己的无辜,如向孩子说出“虽然欺骗了你,但我是爱你的”。对爱的澄清需要先看到爱是情感,而且这种情感是相对深厚或强烈的,是更能激发积极投入的一种情感。所以,爱和一般意义上的喜欢并不完全重合,因为喜欢在很多时候并不会激发积极投入的行动。在爱的来源上,爱可以被认为主要来自于一种吸引的状态,这种吸引可能是由于生物生理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社会文化的原因。总之,对爱的把握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根源于吸引,二是让人愿意积极投入的深厚情感。理解“教育者的爱”的问题就可以这么去提纲挈领地回答:对教育行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满怀深厚的情感;能够为教育行动、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所吸引;能够愿意为帮助教育对象的成长去积极投入;不以爱的名义去占有、索取、控制、干预、抱怨教育对象;不以爱的名义为自身的教育行动推卸责任。在最后,关于“教育者的爱”还是要说:人是有情感的动物,但人并不是只有情感的动物;教育的行动需要积极的情感,但教育的行动并不能只靠积极的情感;教育者需要爱,但爱并不是教育者所需要拥有的一切。
谢谢大家!敬请关注“与家长分享的教育学”其他专题。